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
135 第十八篇 彩墨藝術「半生緣」 灣?源自日本的膠彩畫(原名東洋畫)和源自歐美的油畫能否代表真 正的台灣藝術?到底什麼樣的藝術形貌能真正代表炙烈陽光的海島文 化?當歐美的霸權文化,從50年代起橫掃全世界,大家都在摹倣或複 製歐美當代文化和藝術,一切都以歐美風潮為依歸,難道台灣不能擁 有自己的藝術文化?不能擁有引領風騷又能與歐美並駕齊驅的當代藝 術?我常想,只要我們堅持理想,努力以赴,必能實現願望,也就是 這股省思和傻勁,讓我認為「彩墨藝術」的包容性與東方特質,可以 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的特色,可以引領世界另一潮流,可以成為國際藝 壇的新畫種,並且主導彩墨藝術的國際性發展,並取得一項國際的發 言權。 這一理念,獲得台灣當時年輕一代藝術家的認同,他們是住在台 灣的畫家李振明、郭少宗、曾肅良、葉怡均、王素峰、高蓮貞和呂坤 和,我們於1996年成立「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擔任秘書長的李振 明,當時在台中技術學院任職,要利用空檔和晚上協助會務,連轉任 台中教育大學擔任教授(現任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還要幫忙搬畫、佈展,設計和編輯(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徽logo也是 他設計的),真是不容易。他們用熱忱和毅力,協助推展彩墨藝術, 從國際彩墨畫展到學術研討會、座談會、彩墨接龍展,再到國際巡迴 展,每個人都出錢出力、奉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為共同的理想無悔 的付出,總算在16年後看到輝煌的成果-彩墨藝術被國內外藝壇所肯 定,同時促成了官方「彩墨藝術節」的設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值得大書特書。 還記得90年代舉辦國際彩墨畫展時,都是靠8個人每年拿出一萬 元來辦理,從邀請國際名家參展,到印請帖、海報、畫冊,甚至裱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