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
21 第三篇 少年讀書趣事多 第三篇 少年讀書趣事多 以前鄉下小孩上學讀書,大多為了改善未來生活,家長認為讀書 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顧「吧肚」(肚子),所以台灣一光復,我們 全家就從鹿谷山上搬到平地的竹山居住,1946年8月我7歲的時候,進 入竹山雲林小學就讀,每天得步行30多分鐘才能到達學校,那時候, 每位父母都忙著工作,根本沒有時間接送小孩,書包和便當常用布巾 梆在一起圍在腰間,大多光著腳走路,穿著極簡陋的破舊衣服,上學 從來沒有零用錢,學校也沒有福利社,能擁有一盒6支裝的硬蠟筆, 就算是奢求。 竹山的小學現在還在,只記得校門前有兩排整齊又高大的樹,還 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流,每當中餐吃過飯後,大家都會到溪裡洗便 當盒,順便玩水捉石頭縫裡的小魚蝦;下雨天,會脫下上衣蓋在頭上 跑回家,讓赤裸上半身淋雨,沒有鞋穿的腳底,因常奔跑嬉鬧,變成 一雙又黑又髒的「肉皮鞋」,即使刺傷摔傷或打傷,也是用泥巴或口 水塗一塗就沒事了,凡事自己解決,有時還怕被罵不敢告訴父母親。 竹山跟鹿谷一樣,交通很不方便,每次回去我母親家鄉鹿谷山 上,都要步行3個多小時,6歲前偶而有人揹著,上小學後就得全靠自 己的腿走,走累了,摘路邊的野果山花,唱不成調的童謠,還有數數 沿路的大樹,大人們邊走邊聊天,小孩子則嬉戲奔跑,山路成了追逐 場。 實在記不起竹山小學教過的老師們模樣,也記不起是男老師還是 女老師,更記不得一齊讀書的同學,這段期間,物質相當缺乏,下課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