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
39 第六篇 兩位知友「各據山頭」 第六篇 兩位知友「各據山頭」 50年代中期,引領台灣現代畫革命風潮的兩個畫會-五月畫會和 東方畫會,各有一位主帥,那就是「五月」的劉國松和「東方」的蕭 勤,他倆可說是「各據藝壇山頭」的人物,而他們兩位都是我的知己 朋友和提拔者,沒有他們兩位,我不可能出現在60年代藝壇,也不可 能在台灣畫壇活動50多年歷久不衰。 認識蕭勤,最早來自拜讀他在聯合報新藝版上的文章,後來則經 由霍學剛的介紹,才和遠在西班牙的蕭勤書信往來,沒想到一通信竟 長達20年未謀面,直到1978年他回台灣,我們才在台北見面,並且有 機會邀請他到台中我主持的第一畫廊來個展。 蕭勤以公費留學西班牙,卻因理念不同不進西班牙大學就讀,因 為他不喜歡太保守、太傳統、太制式的教育學制,於是一方面結交歐 洲藝術家,同時勤找畫廊推介自己作品,另方面執筆在台灣報章雜誌 介紹歐美藝術思潮,以及各種不同的前衛藝術展覽,同時利用東方畫 會聯展時,邀請歐洲藝術家參加展出,另外,也將東方畫會的作品引 介到歐洲展覽,對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和啟發台灣現代繪畫思潮發展, 具有傑出的貢獻。 1963年8月,我有機會在台北協助蕭勤舉辦國際龐圖(PUNTO) 藝術運動來台展覽,算是很有意義的事,而我也從這次國際運動展的 舉辦過程中,學到許多經驗,這對我後來一連串舉辦國際性交流展有 極大的助益。 蕭勤有很好的家庭背景(父親是著名音樂家蕭友梅),出身於書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