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
黃朝湖悟入藝途生涯 40 香門弟,有優雅的儀表、穩重的嗓音和溫和的個性,以及對李仲生老 師的尊敬,他回台後,我曾帶他去彰化看李仲生老師,雖然幾十年不 見,但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師生倆情誼的濃厚,以及一股惺惺相惜的使 命感。 90年代蕭勤回到台灣定居,在台南任教,我們偶而會在展覽會 場或學術討論會上碰面,十年前,我在台中舉辦60回顧展,他還特地 跑來看我,讓我感動不已,也許大家都忙,雖然彼此互動互訪越來越 少,但內心的情誼卻始終沒有變淡,畢竟大家都還在為台灣藝壇奉獻 最後一些力量。 認識劉國松雖然比蕭勤晚,但卻是見面多於寫信,他對我的提拔 和鼓勵,更是直接和不間斷,幾乎整整30年友情,都在台灣、香港和 大陸不斷的碰觸出火花,他對我有如親弟弟般的照顧,有如親人般的 呵護,令我終生難忘。 跟劉國松結緣,來自投寄一篇書評的文章,那是1961年寫的第 一篇書評長文,題目是評施翠峰著「現代美術思潮導論」讀後,約有 7、8千字,算是相當用心找資料完成的文章,也是我投入研究現代藝 術的心得報告,我將那篇讀後文章寄到當時極具份量的雜誌「筆匯」 月刊,看看能不能錄用,隔沒多少,沒想到回信給我的竟是「五月」 主帥劉國松,他在信中稱讚寫得好,因「筆匯」要停刊,所以要轉寄 到新創辦的「獅子吼」雜誌發表,問我同不同意,我當然欣喜若狂, 尤其回信的是我景仰的畫家劉國松,更是感動不已,此後,我和劉國 松便頻繁的書信來往。 1962年,我陸續在聯合報介紹蕭勤的PUNTO國際藝術運動,也在 當時極著名的文星雜誌發表「中國現代畫壇的回顧與展望」文章,獲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