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
41 第六篇 兩位知友「各據山頭」 得現代畫家們的激賞,因為我當時收集和整理了好多50年代現代畫運 動的資料,並肯定年輕一代畫家發起現代繪畫運動的貢獻。劉國松很 喜歡我這些文章,他認為我行文很勇敢,很敢說實話,要我有空繼續 寫、勇敢寫。台灣人曾說「青眠(瞎子)不怕槍」,比喻「初生之犢 不畏虎」,我居然在劉國松的鼓勵下,從60年代一直寫下來,到今天 還是欲罷不能,算一算,50年來發表過的文章也有780多篇,連自己 都嚇了一大跳。 1962年底,我入伍當兵,先受四個月基本訓練,然後因為以前 在學校是樂隊小喇叭手,因此很幸運的被分發到當時陸軍總司令部軍 樂隊服役,要負責總統閱兵、迎接貴賓或參加重要節慶,當時多是老 兵居多,只招兩名新兵補缺,平時早晚各練習一次,待遇又跟老兵一 樣,不用整理內務,所以相當輕鬆。 軍樂隊在台北中和南勢角附近,是個小地方(現在已是大城市格 局),地處偏僻,交通很不方便,上台北要走路20來分鐘,公車要到 中和南勢角站才能搭。軍樂隊平時出勤務都是總部派車來接,我們新 兵只有假日才可以外出,每次回集集鄉下,都是禮拜六趕晚上火車南 下,禮拜天一大早到家,從板橋到集集每次光車程就要花8個小時, 在家裏吃過中餐,12點多又要急急忙忙趕火車回台北,真的很辛苦, 也很累。 後來徵求樂隊長的同意,我把鄉下的腳踏車搬到部隊來,一有空 就騎單車上街,減少很多步行時間。60年代初台北車輛不是很多,我 可以從部隊騎到中和南勢角,再騎到台北市區訪友或看展覽,也上青 年服務社補習日文和法文(各半年),後來還靠半生不熟的破日文, 辦起許多中日交流展活動,這也是當兵的另一收獲。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