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

黃朝湖悟入藝途生涯 42 我是在軍樂隊生活較適應的時候,專程去台北南海學園的植物園 拜訪劉國松,還記得那是一間很老舊的房子,有一扇老舊的大門,裡 面擺設很簡陋,應該屬於臨時的宿舍;那時劉國松在教書,太太在植 物園的林業試驗所上班。他們非常熱忱的接待我,我們一見如故,談 得很久很多,首次見面就像一對老朋友,記得當時劉國松全身充滿活 力,對藝術充滿理想,尤其對推動藝術改革充滿信心,高大的身軀和 宏亮的聲音,將山東大漢豪邁直爽個性展露無遺。他一再鼓勵我好好 寫作,搞現代畫運動能寫的人不多,敢寫的更少,希望我跟他一樣不 要怕得罪人。對我來說,畢竟是鄉下來的,沒有任何背景,也沒有在 台北讀過書,對紛雜的台北藝壇,算是一張白紙,因此寫起藝評來沒 有任何人情壓力,也不必有太多顧慮,劉國松分析這是我的優勢,也 是我該擔負的一些責任。他說得頭頭是道,講得令我入迷,就在告別 的時候,劉太太也為我打氣,說劉國松有使命感,愛打抱不平,有強 烈的改革責任心,非把現代藝術搞好不行,要我多跟他連絡,有空常 來看他們,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道別後,走到植物園小徑,回頭看到劉國松夫婦站在老舊房子的 前面,想到他們的相扶相持,想到他們偉大的使命,不免肅然起敬, 畢竟陋室窮困難不倒年輕人的壯志,保守勢力壓不倒年輕人的改革信 心,我看到了藝術界未來的巨人,也看到了現代藝術未來風起雲湧的 前景,也意識到了這位旗手搖旗吶喊的巨影,而這就是我和劉國松第 一次見面的震撼印象。 之後,我常去植物園的歷史博物館和藝術館看展覽,也去火車 站前的省立博物館看畫展,除了通信也會在展覽會場見到劉國松,這 中間,我也利用時間在軍樂隊中寫文章,並在聯合報、文星、中央日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