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 創意的彩墨 多元的渡口 -析探第九屆彩墨新人賞作品的風格走向 黃朝湖(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長) 80 年代末期出生的台灣年輕人,屬於幸運又困惑的年代,他們享受到 80 年代台灣富裕 的家庭生活和充滿歡樂的童年,但也受到 90 年代台灣經濟逐漸衰退,產業逐漸外移,政治面 臨兩極的影響,提早面對現實生活的困頓,就業的難題和國際化的衝擊,讓從事藝術研究的學 生和美術工作者,在本土化和國際化的競比聲中,備感困惑,同時又面臨畫廊業的外移中國大 陸,收藏群的萎縮,拍賣場域的詭譎多變,使許多這一代的年輕藝術家們無所適從,但也真正 的考驗他們的成長和耐力,理想和實踐的堅持。 這種困惑現象也反映在彩墨新人賞的徵選上,他們在大學院校傳統水墨技法中成長,也在 水墨保守的理論體系中思考,更在中國制式的水墨畫前景裡迷思,同時必須在台灣求新求變的 競爭中接受考驗、力求自保。這時多元、包容、實驗和富有當代思惟的「彩墨藝術」,似乎為 他們提供了更寬廣的表現空間,更自由的表現場域,這可以從歷屆彩墨新人賞,維持高水準的 應徵作品和得獎作品得到驗証,更重要的是,每位彩墨新人賞得獎人,不但未曾放棄畫筆,也 在各類美術比賽中嶄露頭角,更有的儼然已成為年青一代藝術家的風雲人物。 今年第九屆彩墨新人賞競賽,有 16 所學校(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台灣科技大 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台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建國科 技大學、嘉義大學、南華大學、台南大學、長榮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和屏東教育大學)41 位 學生出品 123 件作品參加比賽,經初審選出 9 所學校 22 位作品參加複審,然後選出今年彩墨 新人賞新人奬 6 人:陳柔伊(台灣師範大學)、劉蔚霖(台灣師範大學)、廖中聖(台灣師範大 學)、蔡佩听(台灣師範大學)、陳詩尹(嘉義大學)、湯其涵(嘉義大學)。佳作奬 6 人:許郁 旻(台灣藝術大學)、陳盈如(台灣藝術大學)、洪郁喜(台灣師範大學)、林芝琪(台灣師範 大學)、蘇怡靜(台中教育大學)、馮雯琳(台中教育大學)。入 選 10 人:楊親淳、陳永煜、 羅鳴凱、謝茵寧、涂毓修、蘇誼亭、林雅涵、陳浩宇、湯雅蘭、張美玲。 從今年得獎和入選的作品來分析,約略可以看出「彩強墨弱」、「山水退位」、「創意掛帥」 和「風格明顯」的發展趨向,他們不再以傳統的方式佈局,而是以直覺的感受、感情的噴發和 犀利的視覺,來捕捉所見、所思、所要、所夢的境界,是以創意為優先,是以自我訴求為首要, 因此,我們可以感受到年輕藝術工作者關懷鄉土、親近人群、重視時尚和潮流,同時又勇於創 新的膽識。 我們試著從他們的作品主題和內涵,去追索他們的七種不同的面向和風貌,儘管有些技法 不夠成熟、思惟不夠周延、風格不夠明確,但隱隱約約可以嗅出一股衝勁,以及多元發展的意 圖,這七種面向是: (一)以動物為主軸來宣洩人道主義的精神-如陳美柔的「長頸鹿悲歌」和廖中聖的「反撲」 作品。 (二)以人物的佈局表達對生命、對生活、對時尚的關注-如楊親淳的「日復一日-制服系列」、 劉蔚霖的「守護」和陳永煜的「下一站‧幸福」作品。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