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 彩墨思惟 藝脈傳承 ─析介第 12 屆台中彩墨節「國際帽子藝術大展」及「新墨新人賞」作品 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長黃朝湖 彩墨藝術在台灣當代藝術的演化中,屬於異數與特例,它興起於台灣,卻風行於國際,它 標榜東方精神的創作思惟,卻能在統一格式的綢布上取得國際藝壇的共識與參與,不但跨越了 水墨狹窄的墨色與紙筆的創作媒材,更包容了東西方任何媒材的使用,因此,吸引了油畫、膠 彩、水墨、水彩、版畫、攝影、雕塑、壓克力、數位藝術家和評論家的參與,彼此以不同的思 惟,自由的媒材,表現當代性的、當地性的、區域性的、民俗性的或城市性的人文內涵,呈現 出各國藝術家不同的風貌和面向,而每年例行在台中市舉行類聯合國式的盛大展覽,都有 30 多國 140 多位藝術家參加,它超越了亞洲地區舉辦的狹隘式國際美展(出品國很少),也超越 了以歐美馬首是瞻的尾隨式國際美展。台中彩墨藝術節舉辦的大型國際彩墨藝術展,不但主導 也樹立了不同於歐美主辦大型國際美展的樣貌,尤其每年以不同的單一主題來創作,也獲得全 球五大洲藝術家的認同與響應,使得「彩墨藝術」的語彙和思惟,有著與歐美藝壇平行發展的 機會,更讓「彩墨藝術」的音譯「TSAI-MO ART」,取得像東方的功夫(KUN FU)、禪(ZEN)、 茶(TEA)一樣的被西方藝術界所認同,這應該是彩墨藝術推展 17 年來最值得驕傲與慶幸的 事,因為事實証明,台灣可以成為彩墨藝術的研發中心,台中可以成為彩墨藝術的重要城市。 「台中彩墨藝術節」創始 2002 年,從早期的單純舉辦國際彩墨藝術展,經中期的加入彩 墨裝置藝術策展,到近期的擴展社區彩繪、研討會及市民參與,都有不錯的口碑,今年更將「彩 墨新人賞作品聯展」納入彩墨藝術節中,形成了國際與地區、大師與新人、當代與傳統、社區 人文與生活美學相互結合與觀摩的局面,這對彩墨藝術的整體發展和城市文化的行銷是件極有 意義的事。 今年「第 12 屆台中彩墨藝術節」,訂 9 月 14 日至 10 月 2 日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行,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帽子」,重點活動有「2013 國際彩墨帽子藝術大展」,邀請全球當代著名 藝術家以「帽子」為題材,共同在 90×150 公分的綢布上,創作各式各樣的帽子作品,來呈現 世界各國不同生活樣貌。 帽子起源於頭巾的演變,早期用來遮陽擋雨,後來慢慢的演變成具有身份地位的象徵;中 國古代的帽子,是從唐朝的襆頭,宋朝的展腳襆頭,到明代的翼善冠官帽而臻完備。展翅的襆 頭,俗稱烏紗帽,帽子用紙、木、竹固定,襆頭及兩邊帽翅是用薄黑紗作成,當時皇帝與王親 所戴的就是兩翅向上的折翼善冠。 烏紗帽本來是民間常用的便帽,東晉時在皇宮做事的人都要佩戴,唐朝時也很盛行。到了 北宋初年,將襆頭改裝成紗帽,開始在官員中正式戴起烏紗帽,宋太祖趙匡胤為防止朝臣議政 時交頭接耳,所以下詔書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個翅,皇帝居高臨下可以清楚看到官員是否專心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