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議事。明朝則正式將烏紗帽定為官帽。 西洋的帽子大多與審美有關,同時也是代表身份。近代的帽子,則是中西合璧,實用、審 美、時尚、流行並用,CHANEL 創辦人夏奈爾設計師曾說:「帽子是人類文明開始的標誌」,領 引了全球風潮。西方從 18 世紀起曾以珍禽標本、鮮花、水果點綴在帽頭上,20 世紀鐘形帽問 世,21 世紀盛大嘉年華會頭上華麗裝扮則稱譽全球。 帽子已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若以現代社會實用性及流行性來看,有職業帽、學生帽、宗 教帽、時尚帽、運動帽、球帽、戲帽、嘉年華帽、民俗帽、表演帽和便帽等等不勝枚舉,新穎 的設計,優美的色彩和特具意義的形狀,深為當代人所喜愛 今年有 30 國 133 位藝術家出品參加的「國際彩墨帽子藝術大展」,從展出的 180 件帽子作 品來解析,不但彩墨新「帽」比比皆是,創意更是相濡互映,可以明顯看出以下幾個特質: (一)豐富的帽子造型語言-不管寫意、寫實或半具象作品,大都賦予帽子有趣的外型設計,並 注入人間性的比喻或批判,如佛頭人像帽、爭官帽、鳥形帽、沐猴帽等作品。 (二)多彩多姿的戴帽生活景象-大量描繪都市人的環境與休閒生活,如打球、旅遊、家居、牛 仔群像、自我攝像、雪帽肖像、卡漫人物和時尚女郎等作品。 (三)區域民俗風情的萃取-擷取各地區各民族特有的帽子為題材,表現出不同風俗民情和節慶 的別緻內涵,並經現化手法的處理,賦予藝術性的表現,如東方少數民族或歐洲民族群舞 或獨舞等作品。 (四)創意帽型強化視覺效果-以幻想或夢幻手法,將帽子幻化成有機的視覺語彙,奇特的造型 和鮮麗的色彩,令人側目,像以城市建物為圖騰的帽子、生態帽、大漢堡疊帽、鮮艷牛仔 帽以及骷髏頭戴骷髏鋼帽、大樹長群帽、蜘蛛女帽等作品。 這些富有民族色彩、個人風格與創意十足的 30 多國 200 多件帽子藝術作品,將以類裝置 方式佈展在大墩文化中心四間藝廊,加上大型帽子裝置藝術、帽子創意設計比賽、社區彩繪和 帽子典藏走秀,內容變得精彩又豐富,這種單一帽子主題多樣動態配合的純藝術節慶,當然有 其不可忽視的能量,可以感染彩墨藝術強調人文與創新的精神,是一般國際美展所無法比擬的。 而連續舉辦 12 屆的彩墨新人賞,今年共有 19 所大學院校 48 位青年學生提出 142 件作品 參賽,經過江明賢、閻振瀛、黃朝湖、李惠正、李國謨五位評審委員初審及複審後,選出新人 賞特優獎:陳怡穎〈台中教育大學〉。新人獎:宋孟純〈東海大學〉、吳日仙〈台灣藝術大學〉、 曾筱捷〈東海大學〉、曾詩涵〈台灣師範大學〉、曾冠樺〈台灣師範大學〉。佳作獎:陳亮均〈嘉 義大學〉、徐兆甫〈臺灣藝術大學〉、李逸琦〈臺灣藝術大學〉、許芳庭〈臺灣師範大學〉、林語 晨〈臺灣藝術大學〉、林玫伶〈臺灣師範大學〉。入選:蔡東雲、莊文松、邱奕辰、胡淑涵、李 如意、薛硯山、李佳蓉、涂毓修、陳世泓、呂佩娟、段立璿、楊志雅、陳維安。 12 位新人賞得獎作品,也在大墩文化中心展出,形成國際知名藝術家和台灣得獎學生作 品同時亮相,不但可以相互觀摩,也可以提供年輕學生學習,並給一般市民觀眾,同時觀賞國 際藝術家和台灣年輕一代得獎的新秀作品,不但提昇了彩墨藝術節的內涵,也彰顯了彩墨藝術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