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 新世紀的台灣彩墨藝術 「台灣彩墨畫家聯盟」的願景 黃朝湖 在多元面向的台灣藝壇,尋求一種融合理念與風貌的特質,來突顯台灣當代藝術的座標, 是新世紀裏一項值得探討的課題。 台灣約有 400 年歷史,曾先後受到四種外來文化藝術的薰染或影響:(1)荷西文化。(2)大 和文化。(3)中原文化。(4)歐美文化。直到 20 世紀 50 年代,台灣才漸漸有了本體性及自主性 的發展。 台灣近代藝術的發展,歷經 60 年代現代繪畫運動、70 年代鄉土文學運動、新寫實主義、 80 年代畫廊時代、美術館時代、到 90 年代多元風貌、本土與國際意識的同步發展。而 21 世 紀的來臨,讓具有使命感的藝術家積極探討什麼才是台灣美術的特質,台灣美術的本位在那 裏? 於是 40 位台灣當代知名畫家,在共同理念下,於 2001 年元旦組成了「台灣彩墨畫家聯盟」, 以建構台灣彩墨藝術特質,確立台灣彩墨藝史地位,期與國際東方藝術思潮同步成長為目標。 台灣彩墨的架構,是以東方美學思惟為經,歐美現代藝術創意為緯,以海洋文化和台灣本 土意識為座標,以多元的思惟、多元的媒材融合多元的創作內涵,來發展全方位的台灣藝術風 貌。 因此,彩墨藝術=當代思惟+人文關懷+多元媒材+本土意識+個人風格 為了積極推廣彩墨藝術理念,他們將 2001 年訂為台灣彩墨年,一整年安排了 18 項活動, 包括彩墨派大展、網路展、校園展、交流展和研討會、座談會、論壇,聲勢相當浩大。 「台灣彩墨派大展」可說是當代台灣精英畫家多元畫風的匯集,也是台灣地區藝術特質的 國際宣告。他們企圖以「派」來宣示理念和理想,以「派」來統攝目標和座標,以「派」來融 合族群和意識,以「派」來同步國際和東方。 從思維上看,展出的作品多已跳脫水墨寫意寫景的範疇,也抽離南宗北宗或純筆墨的框 架,同時注入西方的理性主義與超現實觀,再加上台灣島民特有的海洋性格與肯幹實幹精神, 因此產生了多元思維下的多元風貌。 從作品的風格與形式來分析,可歸納出十六類主題與風貌:1.生態保育的反思。2.政治意 識的反諷。3.城鄉景觀的再現。4.民俗風情的刻劃。5.圖騰語彙的移情。6.抽象形態的變奏。7. 宗教信仰的透析。8.愛慾情仇的反芻。9.視覺空間的顛覆。10.花木走獸的形塑。11.浮生百態的 捕捉。12.心靈奧祕的探索。13.線形書語的建構。14.族群圖譜的解構。15.數位影像的再造。16. 混沌太虛的演繹。這種多元的對人類、對自然、對環境、對社會、對政治的關懷和關注,反映 在多元的畫風上,就是彩墨藝術的最高特質。 另外,作品技法的複合多樣(畫、貼、染、拓)和材質的多元(從紙、布、絹到油彩、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