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3 式西洋畫,所展露的草根性風味與筆法,都在當時台灣畫家筆下,無意識地流露融匯本 土意識的彩墨藝術主張。 第四、歐美文化-日據時期的台灣藝術家,以留日留歐居多,台灣光復後,隨著歐 美文化思潮的大舉入侵,西洋新興畫派如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達達派、 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普普藝術、歐普藝術、新寫實主義、表演藝術和裝置藝術等等, 其思想與技法都深深影響到台灣地區的美術生態,成為藝術文化的主流。從 50 年代同 步移植西方藝術,到 90 年代與西方同步成長,從藝術複製、移植到自製產銷,台灣美 術都在歐風美潮的蔭影下滋長、繁殖,也在這種歐風美雨的浪潮中,為台灣近代美術史 留下豐富的史料。 回顧 50 年來台灣美術的發展歷程,的確包容了先民本土意識中的民間美術與移民 性格,感染了荷西文明的實用建築,吸納了大和民族的典雅文化,傳承了中原文化的哲 學精華,接受了歐美文化與現代藝術的侵襲洗禮;歷經了 60 年代以抽象表現主義為主 軸的現代繪畫運動,70 年代以鄉土為訴求的新寫實主義,80 年代以商業取向與專業創 作互補的畫廊及美術館時期,90 年代以表演與裝置藝術為重心的多元時尚風潮,譜成台 灣美術多彩多姿的內涵。 台灣彩墨的自覺與生發 然而,從台灣美術多元的發展來分析,似乎可以意識到,有一股生生不息的動力, 在牽引與貫穿著整個美術發展的脈絡,讓它不致偏離具有台灣特質的軸心,那就是台灣 彩墨藝術理念和內涵,所散發出來的特色與精髓,倘若依循台灣彩墨藝術強調「現代思 惟、多元媒材、本土意識、人文關懷及個人風格」的主張來分析,我們可以從台灣近代 美術發展的各個階段或時期,發現或找出具有彩墨藝術理念的代表性藝術家,雖然他們 並不特別強調彩墨藝術理念,但他們在作品中所流露的藝術特質或因子,卻是值得推敲 和歸類的。 筆者特地用一棵樹的成長圖(如附圖),來說明整個台灣彩墨藝術發展的脈絡和經 緯,並列出各個時期具有彩墨藝術理念的代表性畫家;樹狀成長圖中的根部養份,來自 荷西文化、大和文化、中原文化、歐美文化與先民文化;重點發展放在 50 年代從台灣 光復、政府遷台到現在的美術發展,雖然省展和台陽展一直扮演著藝術家的主要舞台, 但 50 年代起受到現代繪畫運動影響,許多具有現代意識、鄉土意識、革新意識和獨創 意識的藝術家,便扮演與彰顯了具有台灣彩墨藝術理念的角色,依樹幹伸展與分佈,可 分別列出學院體制新意識的畫家群:如廖繼春(城市系列作品)、顏水龍(山胞系列)、 林克恭(人體系列)、黃君璧(山水系列)、趙春翔(意象系列)、林聖揚(戲劇系列), 和非學院體制新意識的畫家群:如洪瑞麟(礦工系列)、莊世和(造型系列)、藍蔭鼎(田 園風景),另外,具有強烈現代意識的畫家群:如李仲生(抽象系列)、朱德群(構成系 列)、何鐵華(抽象水墨),和旅居海外具有現代意識又對台灣具有影響力的藝術群:如 趙無極(抽象系列)、張大千(墨荷系列)等,他們以改良傳統的筆法,或描繪斯土斯 民的情懷,或半具象的現代形式,或族群圖騰的隱喻,來表達對當代藝術思惟的認同或 反思,因此,顏彩與墨色各有其不同的解讀或內涵,但植根彩墨媒材的揮灑,有其時空 的正當性。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