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 台灣彩墨的性格與走向 黃朝湖 ──400 年歷史,四種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島民自主性的覺醒, 讓台灣彩墨藝術擁有多元、活潑又包融的性格── 在科技與網際網路帶領下的新世紀,人類的思惟、美學的解讀,人文的思 辯和創作的語彙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在矛盾與和解、保守與創新、自困與突 破的多元挑戰中,不斷的更迭、翻滾和形塑嶄新的局面。 藝術思惟和創作,也無法抗拒這股新興的國際洪流的侵襲,它徹底顛覆了 傳統藝術的價值觀,拆解了固有美學思惟的神聖性,也改變了藝術創作的形式 與走向,它讓藝術創作中的「繪」、「畫」、「寫」、「作」的流程,顯露了即突兀 又合理的發展空間。 東方的現代藝術家們,警覺於這股國際洪流的不可逆,於是積極地從東方 美學中探究未來發展的能量;一股以彩墨藝術為訴求的思潮,於 90 年代在亞洲 藝壇開始發聲,其具體的作為落實在「國際彩墨畫家聯盟」組織的國際化推演 上,這股思潮,讓全世界四大洲的 24 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投入彩墨藝術的創 作,並在歐美和亞洲巡迴展中,獲得相當的迴響和肯定。 台灣彩墨藝術的發展,也隨著這股國際彩墨思惟的軌跡而發展,並以「台 灣彩墨畫家聯盟」組織的集體力量,全方位地探討與推展台灣彩墨的理念與語 彙。 台灣現代水墨畫的創作者,以媒材的多元和風格的嶄新,率先投入台灣彩 墨的研發工作,並發展出台灣彩墨的平面、立體與裝置藝術的展演平台,為台 灣彩墨的性格和語彙尋找新的出口。 從人類藝術發展史來看,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有相當多採取顏彩與墨色 混融並用的手法,像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繪陶、漢代的漆繪、帛畫,唐宋的絹 畫和古埃及壁畫、希臘的彩陶製品,都可發現顏彩與墨色相互搭配的傑作,雖 然由於東西方繪畫觀念的迴異,伴隨著繪畫材料的不斷開發,而發展出不同的 表達手法(如東方重線、西方重面),但繪畫媒材的應用,也隨著新世紀科技 與資訊的快速發展,而越來越趨向多元化,顏彩與墨色的相濡相溶,也成為新 世紀人類的共同藝術語幹。 因此,彩墨藝術理念除了狹隘的以彩和墨的結合來界定外,更要豐富媒材 的內容和表現的形式,也就是擷取東西雙方的特質(包括材質、技法、創意等), 來塑造具有台灣特色的彩墨藝術風貌。當然,台灣彩墨必須建構不同於歐美或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