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電子書

黃朝湖彩墨藝術論述集 十年耕耘話彩墨 黃朝湖 以「彩墨」來統合東方媒材與精神,是我 90 年代創作的思惟與主張,而真正付諸 有計劃的推動,則是 1995 年的事。 我認為彩墨藝術應從東方美學思維出發,尊重各民族特質,跨越媒材限制,包容 任何形式、任何技法和任何實驗性與獨創性的表現,是屬於開放的、多元的、自由的 藝術創作。 因此,1995 年夏天,我帶著一大批超現實味的彩墨畫作品,分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 美國芝加哥 7000 畫廊和休士頓國際畫廊巡迴展出,認識了許多對東方藝術著迷的外國 藝術家,彼此交換彩墨藝術的看法,並取得不少的共識,於是在當年年底,我有了組織 研究彩墨藝術的團體,以及創辦一份介紹彩墨藝術的美術雜誌念頭。 1996 年 1 月,我邀請了以亞洲美術協會聯盟為主的美、加、韓、日、星、馬、港、 澳、大陸和台灣的 37 位當代藝術家(台灣佔 8 位),組成了「國際彩墨畫家聯盟」,緊 接著 5 月初創辦及出版「藝術秀」雜誌,8 月份舉行「第一屆國際彩墨畫展」,並且巡迴 台灣、美國、加拿大展出,獲得國內外文化藝術界、評論界、媒體界的重視和討論,算 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出擊,同時也為彩墨藝術(TSAI-MO ART)的英文音譯取得像功夫、 禪、茶一樣的共識。此後又連續舉辦四屆國際展和巡迴展。由於在藝術秀月刊和大量文 宣的配合下,「彩墨藝術」很快的被認識、被討論,彩墨國際化的初期目標,也算有了 小小的一些成績。 21 世紀的來臨,我將目光轉向本土化的深耕,期望彩墨藝術在台灣普遍生根發芽, 成為台灣藝術的一項特質,可以和國際接軌、對話,於是在 2001 年 1 月,我以 8 位台 灣國際彩墨聯盟會員為主幹,再結合台灣地區 32 位著名藝術家,成立了「台灣彩墨畫 家聯盟」,然後展開密集的理論探討、媒材研究和國內外巡迴展,並且定期舉辦深受矚 目的「彩墨藝術節」和「彩墨新人賞」大型活動,串連成「台灣彩墨」的新氣勢、新氣 象,也奠定了彩墨藝術在台灣的強大影響力和國際接軌的黏著力。 十年的國際與本土交叉耕耘,在畫家李振明、郭少宗、呂坤和、葉怡均、曾肅良、 高蓮貞、鐘俊雄、莊連東、李杉峰、莊明中、黃圻文、王以亮、張振輝、吳清川等好友 的共同策劃,台中市文化局的長期配合,以及學者專家和大眾媒體的大力支持,終於看 到彩墨藝術思潮正在蔓延,同時受到年輕藝術家們的認同,「台灣彩墨」也漸漸成為台 灣藝壇的新希望、新座標,十年的辛勞,總算留下值得自豪的紀錄。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