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湖(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長)
前言
從葡萄牙船員於十六世紀發現「美麗之島」台灣算起,台灣約有400年的歷史,400年來的變遷,讓台灣的文化藝術先後接受過四種外來文化的薰染和影響,包括荷西文化、大和文化、中原文化和歐美文化,這些影響雖然造就了20世紀下半葉台灣文化多元的豐碩發展,但什麼樣的文化藝術才能凸顯台灣藝術的特質?什麼樣的藝術符號或圖騰,才能真正代表複合文化的台灣、經濟奇蹟的台灣、民主政治的台灣和多元藝術的台灣?同時又能融匯海洋文化的台灣精神與特質?尤其近50多年來,血緣和政治的因素,讓台灣浸染在大中原文化的氛圍中,藝術上,雖歷經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洗禮,也接受西洋現代藝術思潮的衝擊,但迄今仍踱步在西方的思惟模式與大中華藝術意涵的迷霧中,什麼才是現代的、當代的、台灣的繪畫藝術呢?大家都在尋找答案,也在努力找出何謂「台灣藝術」?
中外學者專家預測21世紀是東方人的世紀,也是中國人的世紀,那麼,身為炎黃子孫的台灣藝術家,當然不能自外於這新世紀的舞台,於是90年代以來,漸漸凝聚成共識與風潮的「彩墨藝術理念」,正凸顯了它的企圖心和強烈的主導性,它不但具有島嶼本土特色,也具有海洋文化的國際性格。
彩墨藝術的意涵與界域
彩墨藝術理念的形成,來自於媒材的革新、美術史的演進以及東方哲學思惟的延伸,它的中心思想和主張強調:「彩墨藝術從東方美學思維出發,尊重各民族特質,跨越東西方繪畫媒材限制,包容任何形式與技法的使用,尊重任何實驗性和獨創性的表現」。
因此,其基本架構是:『彩墨藝術=東方美學+多元媒材+民族特質+個人風格』。
這種企圖建立東方畫系的彩墨藝術理念,延伸為區域性的台灣彩墨藝術特質,它的思想與主張便成為「以東方美學思惟為經,歐美現代藝術創意為緯,以海洋文化和台灣本土意識為座標,來凸顯台灣文化藝術的特質,也就是以多元的思惟、多元的媒材融合多元的創作內涵,來發展出全方位的台灣藝術風貌。」其基本架構是:台灣彩墨藝術=現代思惟+多元媒材+人文關懷+本土意識+個人風格。
從人類藝術發展史來看,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採取顏彩與墨色的混融並用手法,可說比比皆是,像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繪陶、漢代的漆繪、帛畫,唐宋的絹畫和古埃及壁畫、希臘的彩陶製品,都可發現顏彩與墨色相互搭配的傑作,雖然由於東西方繪畫觀念的迴異,伴隨著繪畫材料的不斷開發,而發展出不同的表達手法(如東方重線、西方重面),但繪畫媒材的應用,也隨著20世紀科技與資訊的快速發展,而越來越趨向多元化,顏彩與墨色的相濡相溶,已成為新世紀人類的共同繪畫語幹。
因此彩墨藝術理念,除了狹隘的以彩和墨的結合來界定外,更要豐富媒材的內容和表現的語彙,也就是擷取東西雙方的特質(包括材質、技法、創意等),來塑造具有台灣特色的彩墨藝術風貌。當然,台灣彩墨應該建構不同於歐美或亞洲體系的有機形式,也要有別於中國畫、日本畫或韓國畫的表象圖騰,並取得與江浙畫派、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雲南重彩畫派或新文人畫派並駕齊驅的生機。
外來文化對台灣藝術的影響與內化
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讓台灣彩墨藝術奠基於四種外來文化的移植,也孕育於台灣族群主體性的生發,尤其歷經50年來藝術運動與風潮的變迭,更豐富了發展台灣藝術特質的養份。我們可以透過四種外來文化對台灣藝術的沖擊和影響,了解彩墨藝術成長的必然基因:
第一、荷西文化-17世紀中葉荷蘭與西班牙,分別入據台灣南部與北部,期間達38年(1624-1662),因為以經商為主,因此當時帶來的實用商品和版畫圖籍,屬於商業實用,對藝術思想並無實質影響,惟留下的歐洲式建築,卻成為台灣畫家描繪的對象,兼有懷舊與憧憬的意象。
第二、中原文化-17世紀中葉以後,中原文化隨著明鄭和滿清治台而快速輸入台灣,尤其到了1945年中央政府遷台,更將中原文化的精華,隨著大批文化人的南遷,而影響了台灣島民的生活方式與藝術創作內涵。
其中以陰陽五行學說和中國水墨畫創作影響最深,在生活與藝術上,中國哲學色彩論最受重視,它是根據陰陽五行原則,將色彩歸納為五種基本原素(青赤黃白黑),以五原色體系來分別象徵自然界、社會、人類的關係結構,例如在空間方位上,五色代表東、南、中、西、北;在個人情感上,代表喜、怒、哀、樂、欲;在四時節序上,代表春、夏、四季總和、秋、冬;在社會道德上,代表仁、禮、信、義、智;在音樂旋律上,代表角、徵、宮、商、羽;在醫學診斷上,代表肝、心、脾、肺、腎。中國哲學色彩理論影響到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及藝術創作,中國唐代以前金碧輝煌、自由率真的藝術作品,都是很好的明証。彩墨藝術的理念便是溯源到中國陰陽五行學說及中國哲學色彩理論,有其文化血脈的自然因素,同時也是樹立東方畫系和台灣藝術特質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源自北宋文人畫思想的重墨不重彩的水墨畫,於1945年台灣光復後,也陸續隨著大批中原畫家遷台,而以中國畫正統名稱移入台灣,當時曾引起不少的爭論,而水墨畫的技法和理論,曾隨著現代水墨畫的興起而產生不同的思考和發展。因此彩墨藝術的另一思惟,便是希冀將「唐彩宋墨」的特質和台灣本土的特色做一有機的結合,建構成具有台灣特質的藝術新風貌。
第三、大和文化-同樣屬於島嶼文化的日本,於1895年佔據台灣,在50年的統治期間,除政治上的消滅漢文化外,也移入了日本的大和文化,在藝術方面,日本畫和日本式的西洋畫,對台灣的藝術家影響較為深遠;曾接受中國隋唐重彩院體畫影響而形成具有大和民族特色的日本畫(也稱東洋畫),以及學自歐美的日式西洋油畫和水彩畫,都隨著日人佔據台灣而成為台灣畫壇的重要畫種或主流,也成為20世紀中葉台灣美術生態的重要指標。
目前改稱膠彩畫的日本畫,落實寫生的典雅風尚,以及著重寫景描繪自然景觀的日式西洋畫,所展露的草根性風味與筆法,都在當時台灣畫家筆下,無意識地流露融匯本土意識的彩墨藝術主張。
第四、歐美文化-日據時期的台灣藝術家,以留日留歐居多,台灣光復後,隨著歐美文化思潮的大舉入侵,西洋新興畫派如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達達派、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普普藝術、歐普藝術、新寫實主義、表演藝術和裝置藝術等等,其思想與技法都深深影響到台灣地區的美術生態,成為藝術文化的主流。從50年代同步移植西方藝術,到90年代與西方同步成長,從藝術複製、移植到自製產銷,台灣美術都在歐風美潮的蔭影下滋長、繁殖,也在這種歐風美雨的浪潮中,為台灣近代美術史留下豐富的史料。
回顧50年來台灣美術的發展歷程,的確包容了先民本土意識中的民間美術與移民性格,感染了荷西文明的實用建築,吸納了大和民族的典雅文化,傳承了中原文化的哲學精華,接受了歐美文化與現代藝術的侵襲洗禮;歷經了60年代以抽象表現主義為主軸的現代繪畫運動,70年代以鄉土為訴求的新寫實主義,80年代以商業取向與專業創作互補的畫廊及美術館時期,90年代以表演與裝置藝術為重心的多元時尚風潮,譜成台灣美術多彩多姿的內涵。
台灣彩墨的自覺與生發
然而,從台灣美術多元的發展來分析,似乎可以意識到,有一股生生不息的動力,在牽引與貫穿著整個美術發展的脈絡,讓它不致偏離具有台灣特質的軸心,那就是台灣彩墨藝術理念和內涵,所散發出來的特色與精髓,倘若依循台灣彩墨藝術強調「現代思惟、多元媒材、本土意識、人文關懷及個人風格」的主張來分析,我們可以從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各個階段或時期,發現或找出具有彩墨藝術理念的代表性藝術家,雖然他們並不特別強調彩墨藝術理念,但他們在作品中所流露的藝術特質或因子,卻是值得推敲和歸類的。
筆者特地用一棵樹的成長圖(如附圖),來說明整個台灣彩墨藝術發展的脈絡和經緯,並列出各個時期具有彩墨藝術理念的代表性畫家;樹狀成長圖中的根部養份,來自荷西文化、大和文化、中原文化、歐美文化與先民文化;重點發展放在50年代從台灣光復、政府遷台到現在的美術發展,雖然省展和台陽展一直扮演著藝術家的主要舞台,但50年代起受到現代繪畫運動影響,許多具有現代意識、鄉土意識、革新意識和獨創意識的藝術家,便扮演與彰顯了具有台灣彩墨藝術理念的角色,依樹幹伸展與分佈,可分別列出學院體制新意識的畫家群:如廖繼春(城市系列作品)、顏水龍(山胞系列)、林克恭(人體系列)、黃君璧(山水系列)、趙春翔(意象系列)、林聖揚(戲劇系列),和非學院體制新意識的畫家群:如洪瑞麟(礦工系列)、莊世和(造型系列)、藍蔭鼎(田園風景),另外,具有強烈現代意識的畫家群:如李仲生(抽象系列)、朱德群(構成系列)、何鐵華(抽象水墨),和旅居海外具有現代意識又對台灣具有影響力的藝術群:如趙無極(抽象系列)、張大千(墨荷系列)等,他們以改良傳統的筆法,或描繪斯土斯民的情懷,或半具象的現代形式,或族群圖騰的隱喻,來表達對當代藝術思惟的認同或反思,因此,顏彩與墨色各有其不同的解讀或內涵,但植根彩墨媒材的揮灑,有其時空的正當性。
60年代則有強調現代主義的蕭勤(禪道系列)、劉國松(太空系列)、莊吉吉(撕貼系列)、顧福生(金紙系列)、吳昊(民俗系列)、陳庭詩(陰陽系列)、胡奇中(細砂系列)、楊英風(農村版畫)和泛現代主義的廖修平(門神系列)、劉其偉(動物系列)、陳其寬(俯瞰系列)、馬白水(風景系列)、李德(濛朧系列)等,他們強調現代繪畫的絕對性或傾斜性,也強化繪畫媒材的語彙功能,他們以豐富交融或互補互斥的矛盾性,來美化與神化現代藝術的主觀性與權威性,強烈的現代性個人風格與媒材的語意功能,充份流露彩墨藝術的現代性性格。
70年代有關懷鄉土意識的席德進(古厝系列)、朱銘(人間系列)、蕭進興(鄉情系列)、鄭善禧(生活系列)、江明賢(寫景系列)、謝明錩(農村系列)、黃銘祝(農家系列)等,他們將視焦回歸到鄉土的風情上,以農村景緻或生活民情入畫,並以有形融入無形,或以寫實逼視抽象意識,以呼應鄉土文學運動,並喚起對本土意識的重視,強化脫離西方移植的信心,因此,也印証了彩墨藝術重視人本、關懷本土的主張。
到了80年代,多元風格並存的有余承堯(重彩山水)、何懷碩(憶景系列)、洪根深(彩情系列)、袁金塔(瑞雪系列)、顧炳星(城市系列)、黃朝湖(忘形系列)、張永村(碎彩系列)、施並錫(親情系列)、許坤成(宇宙系列)、謝孝德(農民系列)、林惺嶽(溪石系列)、劉耕谷(宗教系列)、吳炫三(土著系列)等,他們吸納融匯50-70年代主流意識的藝術觀,以開創自我風格為主軸,以完善自我品牌為訴求,發展出多彩多姿、百家爭鳴的局面,共存共榮於台灣經濟奇蹟的舞台,加上大批留洋返台的年青藝術人才,豐碩了80年代台灣藝壇的史料,他們作品中濃郁的顏彩和墨色,強烈的節奏和筆調,見証了台灣彩墨未來發展的前景。
而90年代屬於國際化與本土化並行的時期,裝置藝術、表演藝術傾向國際同步成長,本土意識則傾向媒材與題材的革新,其中以強調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的現代水墨與東方彩墨藝術的發展最受矚目,現代水墨以劉國松等組成「21世紀現代水墨畫會」為主幹,東方彩墨理念則以黃朝湖等匯集的「國際彩墨畫家聯盟」為主導,他們在同一創作平台上衝刺,彩墨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前瞻思考,取得不少的共鳴與契機,而彩墨國際化的聲浪,逐漸成為藝術界的共識和希望。
台灣彩墨的特質與走向
透過台灣彩墨藝術樹狀成長圖的解析,不難發現彩墨藝術是在吸納與包容的混融中,形塑完善的美學體系與自主於外來文化的沖擊,它以紮實的中國哲學思惟、串聯歐美現代意識、銜接島嶼海洋特質、融匯中西媒材優勢,來營造時空交會的新局面、新趨勢。
因此,在藝術思惟上,彩墨藝術企圖平衡60年代台灣美術的紛爭,肯定70年代鄉土意識的耕耘,認同80年代百花爭鳴的風格建構,統合90年代異度空間的多元格局,然後匯聚成具有台灣特質的彩墨藝術。
在畫種上,彩墨藝術企圖打破媒材使用的單一性,沖淡媒材分類的拘束性,放鬆媒材結合的自由性,解放水性、油性畫種的衝突性,來架構具有台灣特色的新畫種。
在材質上,彩墨藝術企圖撕裂礦物與草本顏料的互斥性,排除絹布與宣紙的互異性,強化油彩與水墨的互動性,整合中西媒材的互補性,來提昇具有台灣品味的新藝術。
在技法上,彩墨藝術企圖打翻任何固有技法的侷限,排除單一和貧乏的技巧使用,強化複合多元的藝術風格,因此,可以採用撕、貼、染、拓、拼、噴、灑等自由手法,來達到創作的目的,展現台灣人打拼實幹的精神。
在主題意識上,彩墨藝術企圖拓展藝術家的視野,轉換藝術家的視焦,融入對人性、對自然、對社會、對政治、對科技的深層探索和關懷,並對內心與現實世界做相對應的剖析,讓人文關懷、生態關懷豐富台灣藝術生態。
因此,通過實驗與實踐,我們可以預見台灣彩墨藝術的未來發展,將有無限的生機和可能,包括亞洲化、國際化。而融合50 年來的藝術思潮和風貌,台灣彩墨藝術可以發展出16種主題與內涵:1.生態保育的反思。2.政治意識的反諷。3.城鄉景觀的再現。4.民俗風情的刻劃。5.圖騰語彙的移情。6.抽象形態的變奏。7.宗教信仰的透析。8.愛慾情仇的反芻。9.視覺符號的顛覆。10.花卉走獸的形塑。11.浮生百態的捕捉。12.心靈奧秘的探索。13.線形書語的建構。14.族群圖譜的解構。15.數位影像的再造。16.混沌太虛的演繹。這種多元的對人類、對自然、對環境、對社會、對政治的關懷和關注。正涵蓋了50年來台灣藝壇各種各派的表現內容和形成,也涵蓋了各種媒材與畫種的表現風格與理想。彩墨藝術理念可以說統合了台灣近代美術的精華,也延伸了各階段藝術思潮的風華。
台灣彩墨的國際面向
台灣彩墨藝術未來發展的兩大方向,在於島內藝壇的深耕,以及國際場域的擴張;長久以來,西方霸權主義常挾帶強勢文化入侵開發中國家,一切以西方馬首是瞻一仿效、複製、移植、盲目跟隨,削弱了民族的自主性,腐蝕了區域文化的特質,也癱瘓了當地藝術風格的成長,藝術成為西方霸權的附庸,這是新世紀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凝聚台灣島內對彩墨藝術的共識,不分畫種畫派,不分傳統現代,不分學院前衛,彼此共同研發彩墨藝術園地,把台灣建構成具有台灣精神與特質的彩墨藝術新疆域,自然可以發展出國際能量與效應,並與國際藝術思潮接軌,達到以彩墨為東方畫系的主軸,期與以油畫為主軸的西方畫系平等對應。
而在凝聚共識與整合的過程中,先要放棄材質的差異性與思惟的偏差性,就如「台灣彩墨畫家聯盟」的組成,是一項成功的例証,這個以推展彩墨藝術理念為訴求的團體,不但擁有各種媒材的畫家,也有雕刻家、陶藝家、評論家和策展人參與,成員來自於大學美術科系主任、教授、專業畫家及國際、省市美展的評審委員,個人風格極為明顯,成員分佈在全省北中南東四區,包括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和台東,形成環狀的結構網,不論水準、風格、目標或態勢,都是50年來台灣藝壇所僅見,因此在極短的期間內,就塑造成一股風潮,讓台灣彩墨藝術充滿生機、前景看好。
將彩墨藝術理念推向國際的兩個重點工作,在於獲得國際藝壇的認同和參與,當然,以西方現實主義所主導的西洋美學思惟,來認同自然主義所誘發的東方哲學美學思惟,可說相當困難,但認同材質的特殊性、風格的差異性和思潮的共通性,應該是比較容易。因此,將「彩墨」音譯為「TSAI-MO」,彩墨藝術音譯為「TSAI-MO ART」,而不英譯為「COLOR-INK」和「COLOR-INK ART」,主要在塑造一個東方專用名詞,就如同東方特有的功夫「KUN FU」、茶(TEA)、禪(ZEN)一樣地具有包容性、普及性及特殊性,這樣可以免除西方人一看到CHINESE PAINTING(中國畫)或INK-PAINTING(水墨畫)就誤認為是古老的或久遠的中國山水人物畫,同時由於中國毛筆、宣紙、顏料等取得不易,更讓許多西方藝術家望而怯步,加上不易了解「墨分五彩」、「運墨而五色具」的道理,又覺得中國水墨畫接近西方的素描,因此貶低了它的藝術性和獨立性,以至於無法獲得歐美藝術家的普通認同和共鳴,自然被冷落於國際藝壇。相對地,彩墨藝術融入了東西方的媒材,融入了當代的國際思潮,也融入了區域文化的特質和藝術家的個人風貌,因此,自然容易取得國際藝壇的認同。
當然,認同需要強勢文宣和厚實的理論基礎做後盾,因此,想讓西方藝術家參與彩墨藝術的展演和運作,需要更堅實的策劃和推動。在這方面,1996年成立的跨國際組織「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扮演了極重要的牽引角色,該聯盟吸收了全球四大洲(歐洲、美洲、亞洲、澳洲)24個國家和地區的66位當代藝術家參加,成員大多是各該國當代知名藝術家,有藝術學院院長、藝術系所主任、所長、教授、美術館秘書、美術團體領導人、專業畫家、雕塑家和史學家,不但有代表意大利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畫家,也有國際美展或該國全國美展評審委員,在藝術界或學術界均享有盛譽,他們不但認同東方彩墨藝術理念,也積極參與在台灣舉行的四屆國際彩墨大展,以及法國、美國、加拿大、澳門、薩爾瓦多的國際巡迴展,共同將東方彩墨藝術的理想推向全世界,這種推崇東方美學思惟,以多元媒材表現各該民族特性的藝術風格,很快地形成一股藝術思潮,再經由網際網路的跨域傳導,使得東方彩墨藝術的理念,漸漸獲得西方藝壇相對的重視和肯定。
如果彩墨藝術的未來發展,能夠跨越二度空間和三度空間的界限,擴大思惟的深度與廣度,容納表演與裝置藝術的多元表現,則更能凸顯彩墨藝術的國際視野與東方內涵,這是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台灣彩墨畫家目前正試圖跨越時空的臨界點,企圖以彩墨風尚(TSAI-MO STYLE)為主題,鼓勵年青藝術家以三度空間的裝置形式來呈現彩墨藝術理念,嘗試與國際裝置表演藝術思潮相接軌,這對彩墨藝術的前景,應該充滿挑戰與激情。
當國際的認同度越高,其參與性會更濃,如果國內公家美術館或文教機構,能定期舉辦以東方彩墨藝術為主軸的國際藝術展覽,必然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而由東方主導的國際性大展,必然也會與西方主導的國際大展並駕齊驅,同步享譽國際,屆時東方主導的國際藝術展,必然是東方特質的全方位展現,而不再是西方潮流的抄襲或複製,這是彩墨藝術與國際接軌的最重要目標。
結論
台灣四季如春、山川秀麗、四面環海、色彩鮮艷,宗教信仰和政治圖騰活躍,科技前瞻又重視人文及關懷生態,因此最適合發展彩墨藝術的理念與創作,畢竟台灣彩墨已從外來文化與本身的自覺中取得養分,也從台灣美術思潮與前輩藝術家創作的步履中,體認隱性彩墨藝術語言的深廣空間,更從世界美術潮流中,領悟彩墨藝術橫向發展的無限可能。島嶼的獨特人文和海洋的多元文化,加上東西兼容的美學思惟,豐富了台灣彩墨藝術的歷史走向,也讓台灣彩墨藝術在新世紀裏,以優雅俊秀之姿面向國際,走進國際,並且有尊嚴有信心地高舉台灣彩墨的旗幟。
這是一場美學與智慧的評比,一場東方與西方各有籌碼的對弈,一場思想與實力的競技,不一定有輸贏,但一定有影響力,西方藝壇不可能再定於一尊,因為東方畫系的彩墨巨人,就將站在新世紀的高原上,與西方畫系的油畫巨將遙遙相對,平起平坐地散發人類智慧的光芒。
400年歷史的台灣,四種外來文化的薰染,千百位前輩藝術家的心血,蘊育了台灣彩墨藝術的成長,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東西方藝壇輪迴的必然,在這新世紀的開端,台灣彩墨已昂然走過歷史,也充滿信心地面向國際,這是必然和必須的選擇,因為建構台灣彩墨的主體性與國際性,是一項艱巨的藝術工程-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也必須接受國際藝壇嚴厲的檢驗和考驗,因為,我們毫無退路。
(原載2002.2 藝術家雜誌3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