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意萍(資深畫家)
前言
放眼世界各地,自有人類開始便逐漸產生本土文化與藝術。台灣地狹因處海陸商業漁業交通要點,外來文化頻繁與人文思想差異,鮮有本土藝術可言。直到黃朝湖老師高舉彩墨旗幟力倡彩墨藝術,方得窺見“本土藝術”容貌,並開始生根發芽揚名國際,其創新性與時代性不容抹滅與忽視 。
之所以稱其為本土,乃因臺灣生臺灣長,又接軌國際,而這一切正是黃朝湖老師深耕臺灣,竭盡數十年努力的成果。黃朝湖老師自年輕時代便活躍於藝術各項領域,對於中西藝術深入研究與探討不曾中輟,可看出與今日彩墨昌隆發光發熱,有不可分割的必然性。
本文當從黃朝湖老師縱身藝術文化的各方位談起,在其自身繪畫表現上,一路變革每個階段作品精采絕倫,且興辦藝術雜誌,有近千篇的文章論述,是眼光準確獨到的評論家。因應時代背景差異,先後組織十多個美術團體,給予一向孤獨的藝術家們,有了極大的鼓舞與後盾,堪稱經典的藝術領袖。
壹、研究動機
彩墨畫會是黃朝湖老師帶領教育界的藝術教授們與藝術界精英,嘔心瀝血創立的成果。身為彩墨一員,筆者特別覺得研究並闡釋本會,以及創會由來與特點,是十分重要的義務。創會唯艱,黃朝湖老師秉持著其一貫對藝術的赤誠熱血,不畏艱難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的建構而成,其堅毅的性格,正是這份精神的最好載體。
黃朝湖老師本身文筆極其精湛,又有許多敘述黃老師的文字擺在面前,本研究要寫或許不難,但想寫得特別出色那就難了,幸好黃朝湖老師的從藝歷程處處精采,處處值得藝術新秀們學習,無論截取哪部份,都足以成為後進的榜樣,正如韓國弘益大學洪石蒼教授所言:「黃朝湖已是世界藝術家庭的一份子,他主辦的國際彩墨畫展,是臺灣畫壇開拓國際化的先驅者,是用他的汗水和淚水所交織他的業績,將永遠紀錄在臺灣美術史上,並給下一代做典範,非常有意義。(摘自黃朝湖藝術文件展-洪石蒼/韓國弘益大學教授文)。」
藝術文化成就者都像一顆顆閃耀的鑽石,鑽石之所以成型,是經過多少高壓與打磨而成,才能如此耀眼璀璨。研究黃朝湖老師的生命史,彷彿乘坐時光機跟著老師思緒脈絡,越過重山峻嶺與大海,飛越再飛越,開拓了無限的視野,領略藝術的勝境和品嚐甘美果實。
貳、研究方法
一、黃朝湖----自身繪畫創作歷程與轉變
聖賢之所以發光發熱,其出生背景未必是全部主因,但有所關連是一定的,黃朝湖老師出生在l939年日據時代, 但很奇妙的成為未受日本思想教育的第一代,於是其台灣本土意識極為濃厚。黃老師祖上於清代任奉直大夫相當於省長之職位,故其樸實的個性優秀的文人血液在內心深處流淌,豐原鄉下的童年養成寬廣的胸襟,為黃朝湖老師日後的藝術之路奠定重要的基礎。
學畫的人沒有一個不想出國深造,但黃朝湖老師年輕時基於孝心,不忍離開年邁的雙親選擇留在台灣盡孝,其眼光卻不曾離開畫壇,時時關注著國內外藝術的動向。黃朝湖老師一直以藝術為生命之職志,暢言藝術生命不留白,他確實做到了。國立台灣美術館黃才郎館長給與的讚嘆說:「悟是了達,但也有更深之意涵,即見性也,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當今之世很少有人能明澈通曉天命,天命即上天所賦予的與生俱來的擔子,不管優劣禍福都要無怨無悔的接受。朝湖先生對藝術的執著就是一種知天命的表現,他以悟入藝途生涯為一生志業,不以為苦,更樂在其中。(摘錄自悟入藝途達性命之理的黃朝湖,序文作者-黃才郎/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二、創立雜誌社為畫界之喉舌,是人文教育傳播者--自古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同樣在藝術的長河裡人才輩出,也是這些藝術家們不停的創造流派,而各流派代表性人物個個精彩。只是如今這個時代藝術,存有貴族之形式,又有多少人樂意為藝術奔走吶喊。黃朝湖老師前後創辦了這一代雜誌(1965)、第一畫刊雜誌(1983)、藝術眼雜誌(1990)、藝術秀雜誌(1996)、藝術秀網站(2000)和迷你藝術秀雜誌(2005),並在報社擔任編輯,在電台主持藝術性節目,宏揚藝術為藝術之喉舌。
三、成立畫會為畫家朋友建立交流平台,是藝術推進的觸媒--藝術家大都個性孤傲思想黠慧奇特,整合成軍實屬不易,而黃朝湖老師高瞻遠矚,始終以柔軟身段做為畫家們的媒介,逐一以最至誠的邀約,打造出臺灣的藝術殿堂。所組之畫會皆因應時代需求而誕生,每位藝術家也得到心靈的慰藉和鼓舞,靈感源源不絕創作不斷。今日的彩墨藝術,就像黃朝湖老師仔細栽培的珍寶,從一顆種子經過細心呵護,一步一脚印逐漸成長蔚然成林。
叁、黃朝湖畫家年表:
40年代在轟隆炮聲中出生,戰亂的童年浪跡的歲月。
50年代臺中師專美術研究,師承名家林之助及呂佛庭,沙龍展獲獎與榮譽無數。
60年代初期,受現代畫導師李仲生及畫家好友劉國松和蕭勤影響,跨向前衛藝術,也影響一生創作方向。
60年代中期回到中部來,有了許多思考和創作空間。作品兩次入選香港國際繪畫沙龍展,也開始舉行個人畫展。
70年代活躍於中部畫壇,創作教書編報和寫稿,也辦畫廊、組畫會推動藝術風氣。
80年代深入探索東方思想與中國繪畫問題,縱情水墨創作,獲得7次國際大獎。(以上摘自---黃朝湖/我的畫路歷程)
這樣的生命歷程產生了後來的彩墨藝術新貌。
90年代至新世紀年代,彩墨畫便成了黃老師創作的重心。
正如臺師大高甄斈博士所說:「黃朝湖大師堪稱水墨變革核心戰將,在抽象主義熱潮消退後,黃朝湖大師的藝術創作並未歇息,一路行來又歷經多次的面貌轉變,並以彩墨的多元性為台灣水墨發展開拓新局,而這些作品的面貌轉變,具體反應了他洞見時局的敏銳度與靈敏的哲學思辨能力。(摘自從黃朝湖彩墨創作探看心象視域一文,作者高甄斈)」
肆、彩墨畫會的進程與國際化
即使西畫上頭有著黑色,國畫上頭也染著顔色。但始終彩是彩,很西方的存在著,墨是墨,很東方的固有著,但彩墨藝術的來臨是時代的必需也是必然。彩墨顧名思義可以揣度一個梗概,卻未必人人都識得週全。
國畫範疇中約略有十個派別之分,已知的任何一種畫風,只要在技法多作磨練,使個人的畫作達到登峰造極爐火純青並非難事,但想要有特別突出表現,卻有很大的侷限,更不可能帶領群體走出臺灣走向國際,唯彩墨由於材料的自由性、內涵與技法的高塑性,可以帶領藝術家走向世界蔚為風潮。
西畫亦是,西方歷久的技法作品與我們的習性是相異的,即使臺灣畫家畫得再好,也不易被國際認同。臺灣彩墨藝術院李振明院長說:「在幾次展覽與研討論壇後,基於強化在地植根的思維,臺灣彩墨畫會亦隨之成立。」
國際彩墨畫會陣容堅強龐大,黃朝湖總會長讓會員們為彩墨詮釋其意涵,一個全面性的表白。透過多年彩墨創作過程思考與展望,而賦予彩墨全新的定義、全新的靈魂。故有人稱黃朝湖老師為“彩墨之父”,正是名副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黃老師推動彩墨藝術時程:
1996年創立國際彩墨畫家聯盟,積極推動國內外頻繁展出。
2001年建議台中市文化局設立台中彩墨藝術節,舉辦國際彩墨大展及新人賞,並創立臺灣彩墨畫家聯盟。
2014年再組東方彩墨學術聯盟,用以強化彩墨學術理念。
2016年9 月在27 國141 位藝術家連署下,訂定每年9 月9日為世界彩墨日。
2020年由31 國116 位藝術家連署,整合以上畫會成立世界彩墨藝術總會,黃朝湖老師擔任總會長。聘臺師大莊連東教授,擔任國際彩墨畫家連盟會長,嘉義大學謝其昌教授,擔任東方彩墨學術聯盟會長、華梵大學黃智陽教授,擔任臺灣彩墨畫家聯盟會長。
2023年聘臺灣師範大學李振明名譽教授,擔任臺灣彩墨藝術院院長。
伍、彩墨會的展望
不可否認一個畫會的成立乃至壯大,絕非個人之功,除了黃朝湖老師與畫家會員們努力之外,更有李振明教授與莊連東教授率隊,在每次的策劃與展出中揮汗執行。黃朝湖總會長常說他有李教授和莊教授兩隻巨大的翅膀協助,足證會長們的功高厥偉。
未來是網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趨於冷漠,如何推展藝術交流更須費心思。在實體展出上團結實屬首要,黃老師大力推廣讓更多藝術人參與,還結合各領域藝術家善加推廣。
臺師大教授李振明提到:「現代主義之後的當代藝術,在如今交通與資訊發達的地球村時代裡,彩墨聯盟也利用了各類型的巡迴畫展、媒體刊物、研討論壇及電腦網路平台等途徑,將彩墨藝術的觀念推廣到世界各地,這種國際文化策略確實具有其時代性的意義。(摘自台灣彩墨藝術回顧與前瞻,作者李振明/台灣彩墨藝術院長)」
彩墨畫是台灣本土極高雅的藝術,又是國際化的產物,但卻不媚俗,每年展出的作品都十分精彩,因此臺灣可以因彩墨藝術而發亮,無論創作者來自哪裡。臺師大教授暨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長莊連東亦說:「彩墨畫吸納在地土壤的養分後,逐步發展新樣貌,即便隨著歷史演繹的拓展與融合,東方思維的宇宙觀、生命觀、時空觀都自成一套,充滿包容卻又脈絡明晰的系統。因為核心價值不變,外在呈現的題材、形式、媒材、技法甚至美感都可以因地制宜,也因時代變遷而調整,讓東方精神的主體持續延展傳承,讓彩墨的表現能量生生不息。(摘自東方為體多元跨域的彩墨繪畫,作者莊連東)。」
同時透過徵選彩墨新人賞而有新血輪的加入,更使彩墨畫顯得生機蓬勃,未來是屬於彩墨的時代,相信彩墨將更輝煌更壯實,成為臺灣藝術的代表,也是全世界的藝術主流之一。
陸、結論
做為一個藝術推手,其背後的辛苦與挫折總是不為人知,筆者透過觀察研究書寫本文,對黃朝湖老師從1996年創立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歷經再創始台灣彩墨聯盟、東方彩墨學術聯盟和世界彩墨總會,26年來已獲得全世界52國200多位著名藝術家的響應和支持,將東方彩墨藝術的精神和理念推向國際,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稱讚的成就,黃朝湖老師不但是創立彩墨畫會的最大貢獻者,也是臺灣藝術界推崇的領航者,而今黃老師83之齡仍創作不停,實乃藝術界之福。筆者希冀自己未來能夠更成長,也期望更多人和更多藝術家參與推廣彩墨國際化的展覽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