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秀
設Art-Show為首頁


彩墨半生緣
彩墨藝術「半生緣」

黃朝湖


也許從小住在鄉下的關係,我對自然界的色彩特別敏感,藍天、白雲、青山、翠林、彩霞、朝陽、夕日、花蝶或蟲草的顏色,一直記憶深刻,連傳統廟宇的門神、彩塑、貼金塗銀或者糖果紙、包裝盒也特別有興趣,這些記憶不但出現在童年的塗鴉中,也在早期的寫生作品中出現,不管是人物、花鳥、河岩、戲水、群鵝或廟簷,都曾用鮮艷又豐富的色彩來表現,早年的實物寫生,訓練了自己對色彩的敏銳度。
使用色彩的轉變,也影響到我的畫風的改變,從50年代的寫實用色,到60年代的抽象用彩,再到70年代的極簡賦色,都離不開色彩的喜愛,直到80年代,探索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墨韻之美,投入墨分五彩、墨韻墨情的揮灑,才以全新的非形象水墨來創作,單純以黑色的流、拓、染、浸來經營畫面,完成了「非山非水」和「得意忘形」的系列作品,那時完全捨棄了色彩的使用,呈現了東方特有的現代水墨情懷,偏離了從小喜愛的色彩,雖然形塑了自己的風格,也獲得七次國際大獎,但內心對色彩的澎湃思惟,卻不斷的湧現,也不斷的在思索往後的發展方向。
90年代初,我有機會到韓國和日本旅遊,深受冰天雪地、楓紅夕照、白雪枝梗糾纏的色彩和線條所感動,又重新開始研究如何將色彩與墨色做一有機的結合,也就是將童年的夢幻色彩和現代非形象的墨韻做巧妙又新穎的融合,甚至於想將「唐彩宋墨」的境界,提昇到國際藝術的平台,讓它具有國際觀又有東方特性的品牌,即受華人認同,也能獲得外國藝術界的肯定。
經過三年的實驗和研究,我利用流墨與拓印的技法,將墨線做為構圖的基幹,再以壓克力彩做為畫幅的主調,以暈染、濃彩、明暗、重疊上色來營造夢幻與超現實的趣味,尤其墨汁自由流動完成的圖象,往往有一股莫名的美感,和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情懷,表達的像是遠古的記憶、太古的冥想,莫名中有奧妙,無名中有靈照,似乎融合了彩與墨的真情,也呈現了彩與墨的新意象。
我將這批作品取名為「彩墨作品」,以有別於80年代的現代水墨,並為自己訂下了「彩墨國際化」的願望。因此,從90年代開始,我便密集的在國內外美術館、畫廊、文化中心舉行彩墨個展,足跡遍及歐洲、美洲和亞洲,算是「人生50」新的開始,也是新的創作起點,更是彩墨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捩點。
除了舉辦個人彩墨畫展外,也創立了「藝術秀」雜誌和「國際彩墨畫家聯盟」,一方面用雜誌文宣來推介彩墨藝術,另方面用畫會結合各國認同彩墨藝術的藝術家,定期舉行國際彩墨展及國際巡迴展,來凝聚共識與力量,讓彩墨藝術理念有所發展,並發揮它的影響力。
在邁向彩墨國際化的旅程中,我們於1994年前往美國和加拿大舉辦個展時,曾一再的向外國畫家確認彩墨藝術的音譯為英文「TSAI-MOART」,因為希望彩墨「TSAI-MO」的英譯,可以像東方的禪「ZEN」、功夫「KUN-FU」、茶「TEA」一樣地成為世界共認的語詞,可以成為具有東方特質又兼顧各國人文內涵的彩墨藝術,並且取得歷史定位與發言權。
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台灣藝術的特質是什麼?400年來的台灣是否有自己的獨特畫種或流派?源自中國的水墨畫能否代表當代的台灣?源自日本的膠彩畫(原名東洋畫)和源自歐美的油畫能否代表真正的台灣藝術?到底什麼樣的藝術形貌能真正代表炙烈陽光的海島文化?當歐美的霸權文化,從50年代起橫掃全世界,大家都在摹倣或複製歐美當代文化和藝術,一切都以歐美風潮為依歸,難道台灣不能擁有自己的藝術文化?不能擁有引領風騷又能與歐美並駕齊驅的當代藝術?我常想,只要我們堅持理想,努力以赴,必能實現願望,也就是這股省思和傻勁,讓我認為「彩墨藝術」的包容性與東方特質,可以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的特色,可以引領世界另一潮流,可以成為國際藝壇的新畫種,並且主導彩墨藝術的國際性發展,並取得一項國際的發言權。
這一理念,獲得台灣當時年輕一代藝術家的認同,他們是住在台灣的畫家李振明、郭少宗、曾肅良、葉怡均、王素峰、高蓮貞和呂坤和,我們於1996年成立「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擔任秘書長的李振明,當時在台中技術學院任職,要利用空檔和晚上協助會務,連轉任台中教育大學擔任教授(現任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還要幫忙搬畫、佈展,設計和編輯(國際彩墨畫家聯盟會徽logo也是他設計的),真是不容易。他們用熱忱和毅力,協助推展彩墨藝術,從國際彩墨畫展到學術研討會、座談會、彩墨接龍展,再到國際巡迴展,每個人都出錢出力、奉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為共同的理想無悔的付出,總算在16年後看到輝煌的成果-彩墨藝術被國內外藝壇所肯定,同時促成了官方「彩墨藝術節」的設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值得大書特書。
還記得90年代舉辦國際彩墨畫展時,都是靠8個人每年拿出一萬元來辦理,從邀請國際名家參展,到印請帖、海報、畫冊,甚至裱畫、拍攝作品、佈置會場、開座談會,都是大家一齊動手,也就是大家的努力,才能獲得21世紀起由官方接手辦理的契機,並且延續彩墨藝術的發展氣勢。
對於推動彩墨藝術,我真的付出全部的心力,不但要擴展外國著名藝術家會員,還要邀請更多外國藝術家參加展覽,也要策劃國際展主題、協助公私立單位參與相關藝術活動,每天都在為彩墨藝術動腦筋,談的、想的、做的都離不開彩墨,好像不為彩墨做些事,自己會對不起彩墨藝術,做得不順利,又會愧對彩墨,彩墨藝術幾乎成了我的生命、我的精神支柱。
那時旅居海外的藝術家陳君立、王綺、鄭月妹、巫志誠、袁之欽、劉金芝和後來的吳亞鴻、謝其昌等好友,則協助了在加拿大、美國、法國、澳門、薩爾瓦多、馬來西亞、西班牙和墨西哥的國際巡迴展,提昇了彩墨藝術在國際的知名度,並且吸收了更多外國畫家加入國際彩墨畫家聯盟,他們的用心和努力,也都在見證歷史,在締寫歷史,我真的很謝謝他們。
2000年新世紀的來臨,是彩墨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以台中市文化中心為基地的彩墨藝術活動,除了舉辦國際展外,我也規劃舉辦每月一畫國際彩墨原作欣賞展、彩墨大布幔接龍展和彩墨動力空間系列展,獲得當時擔任文化中心主任林輝堂的認同,他了解到彩墨藝術國際化的前景相當樂觀,同時因剛就任台中市長的胡志強特別強調推展「經濟文化國際城」施政,因此接受我的建議,將彩墨藝術定位為台中文化藝術的特色之一,決定從2001年起正式設立「台中彩墨藝術節」,開始每年舉辦以國際彩墨展為主體的彩墨藝術節活動,來凸顯台中市是個具有國際面向的彩墨城市,同時為了培養在學大學生和年輕藝術家從事彩墨藝術創作,也接受我的建議,特別從2001年開始舉辦「彩墨新人賞」徵件展;剛開始前幾年都是我們主動協助辦理,2006年起,在新任文化局長黃國榮的支持下,兩項活動改由文化局編列經費每年定期主辦,我們只是協辦,讓我們從此不必再為國際彩墨展的作品收退件和經費煩惱,多年來的努力和付出,終能獲得官方的重視和肯定,尤其能將彩墨藝術訂為台中市的文化藝術特色,並且影響到國內外的藝壇,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林輝堂和黃國榮以及文化局工作同仁都該記上一筆。而歷任台中市長的林柏榕、張文鷹和胡志強,也都給了我和彩墨藝術最多的支持和鼓勵,尤其胡志強市長更直接贊同設立「台中彩墨藝術節」,同意每年編列預算由文化局主辦國際彩墨藝術大展,讓世界各國藝術家在台中有互相觀摩的平臺,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貢獻。另外蕭家琪副市長、文建會洪慶峰副主委、李明憲立委、黃國書市議員、陳有江市議員、蘇忠主任秘書(原省府文化處)和文化局兩位副局長曹美良、許貴芳的長期關注和參與,都是令人難忘的。
而2001年我和40位藝術家創立的「台灣彩墨畫家聯盟」,正好協助台中彩墨藝術節發揮整體力量,好友朱銘、蕭仁徵、閻振瀛、陳忠藏、吳瓊華、劉木林、莊連東、鐘俊雄、莊明中、劉獻中、張振輝、吳清川、朱忠勇、黃圻文、張秀燕、王以亮等等都付出了心力,沒有他們的協助,是沒辦法那麼順利推展理想的。另外中部地區的知名藝術家,像王水河、陳銀輝、沈國慶、侯壽峰、趙宗冠、陳明善、蔡正一、紀宗仁、簡源忠、謝棟樑等的熱情支持,還有專家學者謝里法、林柏亭、蕭瓊瑞、王耀庭等的肯定,以及歷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林正儀、薛保瑕、黃才郎的認同與鼓勵,都是我所感激的。
回想歷屆台中彩墨藝術節的舉辨,都有其明顯的主題和特質,這是我必須每年花腦筋去研擬的事情,作為提議者又是策展人,如何發揮彩墨藝術的特質,並且考慮外國藝術家的思維,必須兩樣都要兼顧,因此,第一屆台中彩墨藝術節是以「推展與形塑台中文化藝術特質」為主軸,展演活動涵蓋(1)彩墨藝術論壇。(2)全國彩墨藝術大展。(3)露出馬腳裝置展。(4)彩飛墨舞畫畫樂。(5)彩繪百蝶裝置秀。(6)嗆馬圖騰哈哈樂。第二屆以「彩墨藝術VS國際符碼」為主題,舉辦「國際彩墨布旗藝術大展」,配合李杉峰大布幔展、吳瓊華檳榔西施裝置展、黃圻文色薈塗象世界展以及彩繪布幔樂無窮、動手畫一畫、一畫換一畫,還有藝術創作座談會,將本土藝術與國際藝術做一對照式的展示。第三屆則以「彩墨創作的世紀思惟」來統攝彩墨節特色,以「全國彩墨藝術大展」的長條布畫做對聯式的創作為主軸,加上會場以類裝置藝術佈置,來突顯彩墨藝術的多元面貌與面向,同時配合彩情墨意風貌展、劉獻中裝置展、彩墨‧媒材‧環境藝術創作研討會、點彩弄墨樂無窮、漆情溜藝大接龍等活動。第四屆以「衣領風情-城市圖騰和國際衣裳」創作為主題,推出「國際彩墨衣裳藝術大展」,將畫布剪成衣裳形狀,再畫出各種風貌,然後配合女性議題裝置展、台灣生態與環境對話展,以及彩繪衣裳樂渲染、彩繪T恤喜洋洋和藝術創作座談會。第五屆以「方巾情懷-國際彩墨方巾藝術大展」為主軸,串連研討會、裝置展、方巾時裝走秀來突顯其藝術性、實用性和審美性,配合活動有方圓對話裝置展、春之祭時裝秀、彩墨藝術研討會和彩繪方巾喜洋洋等。
第六屆為配合國際彩墨圖騰藝術展,安排了盛大的開幕活動:像圖騰柱揭示、潑墨舞蹈表演、千人彩繪方巾、藝術家裝扮愛車、彩繪化妝夜光party-彩繪上身走秀、電音彩墨幻燈秀,以及十多項配合親子活動:如彩墨水球彩繪、彩繪竹扇、風車、音樂卡片、手搖鼓、月餅、棒球等等。而「國際彩墨圖騰藝術大展」則環繞在當代圖騰的演繹上,藝術家以象徵、符碼、風格、意象、標幟的多元思考與方式,來呈現當代性的圖騰形態,因此,內容精彩形式新穎。
第七屆「2008國際彩墨生態藝術大展」,更將觸角延伸到生態環保的層面,一方面呼應全球環保理念,另方面深入探究彩墨藝術在生態語彙與表現意象中的可涉性及實驗性,並做一全球性的鋪陳。配合活動有彩繪公共空間、文化局外牆燈光裝置藝術、國際彩墨生態作品投影、彩繪洋傘舞蹈秀、街舞秀、服裝秀以及妝點梅川公園等,串聯成生態藝術生活化的新焦點、新感受。
第八屆台中彩墨藝術節舉辦「2009國際彩墨塗雅藝術大展」,我提出以「塗雅」新字彙,來取代「塗鴉」舊語詞,「塗鴉」語詞來自初唐詩人盧仝詩句:「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意指亂圖亂畫,若以諧音「塗雅」來取代,意思就變得文雅又有創意,所以我們便以「塗雅藝術大展」來定調,再以城市性或社會性的「塗鴉」議題加以突顯,並以全新的思惟,企圖改變其負面的形象,並賦予嶄新的生命和發展的可能性。開幕時,文化中心中庭大廳矗立著兩幅「塗雅」和「塗鴉」大作品,可以相對評比,這是由台中一中學生所繪製的,同時由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四位研究生表演精彩的「塗雅水袖舞」,大廳右側的「動力空間」,則有「塗鴉‧塗雅裝置藝術展」。
第九屆台中彩墨藝術節的「國際彩墨人文藝術大展」,藝術家在90×150公分的綢布上,揮灑對人文意象的呼應,也在類裝置的佈展會場中,展現個人或區域的人文景觀,更詮釋了生態的、宗教的、政治的或科技的人文內涵,為當代藝術增添不少人文面向。配合活動「彩墨藝術學術研討會」,則邀請李振明、王源東、莊連東、王以亮、黃智陽、孫翼華、朱忠勇、謝其昌、高甄.、林子賀、許君瑋和我等12位藝術家發表論文,來增強彩墨藝術的學理根據,同時也舉辦了「彩繪人文裝置藝術展」及「彩繪城市系列」活動。
第10屆台中彩墨藝術節則以「扇子」為主題,所有活動都環繞「扇子」的構思來進行,除「2011國際彩墨扇子藝術大展」外,也安排「百人百扇彩繪」、「立扇彩繪裝置藝術」、「彩繪空間」、「彩墨交流對話」及藝術創意市集,節目豐富又精彩。
有趣的是,記者會時安排由蔡炳坤副市長裝扮成諸葛亮、新任文化局局長葉樹姍裝扮成鐵扇公主、我則裝扮成蘇東坡,分別手持羽扇、芭蕉扇和摺扇來凸顯主題,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粉墨豋場,真的是畢生難忘。
而舉辦了十屆的「彩墨新人賞」,十年來已培養出120位藝術尖兵,早期的新人賞得獎人,如今大多仍在從事藝術創作,有的成為專業畫家,有的修讀博士,有的當美術老師,更有的活躍於國內外藝壇,可說不負眾望。
16年的彩墨藝術耕耘、10年的彩墨藝術節舉辦和彩墨新人賞的徵件,都是噁心瀝血的付出,如今看到彩墨藝術成為國際交流的臍帶焦點,連國內美術館、拍賣公司也使用彩墨為歸類項目,許多水墨畫家又樂於改稱彩墨畫家,真的感到很安慰。對我來說,前半生是在推展現代畫,後半生則在推動彩墨藝術,這應該是我與藝術一生的緣份,而彩墨的後半生緣,將會成為我人生最後的追求。
當然,最該該感謝的人是妳-高蓮貞,因為妳從90年代就開始畫彩墨畫,也以韓國畫家身份默默地參與發起組織「國際彩墨畫家聯盟」,1994年起,更陪著我辦國際活動,奔走在國內外畫壇,從幫忙作品收退件、佈置展覽會場,編印畫冊,到提著笨重作品到國外展覽,瑣瑣碎碎的事情一大堆,都是你毫無怨言的付出才能順利完成,我認為,彩墨藝術能夠順利的發展,妳的功勞很大,所以真誠的向妳說一聲「謝謝」,相信彩墨藝術的因緣,會讓我們後半生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妳張大著眼睛看我,有點受寵若驚的說:「藝術帶給我們姻緣,也豐富我們的生活,我當然會珍惜,也會一直陪著你走下去,因為我們好像為藝術而生,為彩墨而活。彩墨藝術萬歲!!」。
妳頑皮的笑聲打破了寂靜的夜空,好美好美哦!
(摘錄自黃朝湖「悟入藝途生涯」回憶錄一書)
 



版面設計及全部內容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
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任意轉載。
藝術秀中心

Designed By Mdesign